返回列表 发帖

[留学DIY] 当我们谈欧洲时,我们在谈留学

当我们谈欧洲时,我们在谈留学

  18世纪之前的英国人,不在26岁之前到欧洲周游数年,没去乌菲兹与西斯廷临摹过文艺复兴名作,没去巴黎或维也纳的沙龙里把个贵妇,没在罗马或尼斯的勾栏里惹一身梅毒,此生算白过了。

  如今,每逢夏季,北至瑞典,南至希腊,西至英国,东至波兰,依然游荡着来自美洲、亚洲或非洲的学子们。他们一双夹脚人字拖、背NorthFace大背囊、拿一张Eurorail火车通票,住火车或YHA通铺,便能自由穿梭于边界消失的欧洲。他们在哥本哈根Christania与无政府主义者调情,在阿姆斯特丹红灯区里抽两口大麻,在英国Glastonbury音乐节撒野,在巴黎贝尔拉雪兹Jim Morrison墓前跳舞,在西班牙Ibiza岛喝到烂醉,在希腊Mykonos沙滩上裸奔。经历过这样放浪而迷醉的青春之后,他们回到各自所在,从Young Person(欧洲惯例,26岁以下为Young Person,出入博物馆与乘坐交通工具有折扣)成长为Adult,西装革履,娶妻生子,夹紧尾巴做人。

  如今,几乎欧洲每一所大学,都找得到中国人身影。中国人赴欧留学曾有三段高潮:第一段容闳发起的官派留学生,包括赴欧留学的船政留学生。第二段,辛亥革命后到1949年,主力为赴欧赴美。第三段,改革开放至今,赴美者最多,赴欧者亦为数不少。

  去美国留学,或是因为财富,因为学术,或仅仅因为美国;去澳洲或加拿大,多少都有着移民的念头;去欧洲读书,则多多少少有着点小情怀。有去德国读哲学的,去梵蒂冈读神学的,显然对形而下已丧失了兴趣;有去法国读红酒的,去意大利修时尚的,完全是中了某种生活方式之毒。看看欧美同学会的构成就知道:名为欧美,但留德与留法者向来不屑于参与,留英者人数也少,渐渐也与那些喝啤酒、看橄榄球、谈华尔街内幕的留美胖子们渐行渐远。

  所以留欧者聚一块,基本无甚可谈。好吧,唯一交集就是控诉物价。最贵者尚且不是英德法意,而是冰岛挪威等北欧小国。打个车的钱足够你在印度买部经济适用车,如厕厕资也足以你在北京买杯咖啡。

  将留学做到上市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留学是一种浸泡,第一种是在大学里泡,泡他的学识、方法论,泡他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当然也包括了他的价值体系的建设。第二泡应该是泡在社会中间,学生留学完之后应该在社会中间工作以后再回国,泡他的社会,泡他的人情,泡他潜在的人文思维模式。

  如果说一代、二代留学生还是为求知、为救国,如今留学者多不为学。可以游学、闲学、玩学或休学,但学统统排在第二位。另一种陈词滥调是为“开阔眼界”,某些人到欧洲小城待久了,沾染了中欧的双重土气,中不中,西不西,洋倒不洋,土倒更土。若真为开阔眼界,你应去中国、印度。

  官二代去英国,艺术家去法国,附庸风雅者去比利时,吃货去意大利,精分去德国。小说《围城》里,方鸿渐出洋留学,四年中换了三所大学,分别在伦敦﹑巴黎和柏林,最后却拿回美国“克莱登大学”文凭。如果真有这样的大学,我倒真想一读。

有钱人喜欢去英国,代表人物:徐志摩、钱锺书

  中国人留英的历史,至少不比留美幼童晚。

  第一个留英生黄宽,与容闳是同学,广东中山人,1850年经美国到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读医科,也是中国第一个留欧生。这位自小生长于炎热地区的黄面孔到了苦寒的苏格兰未久,就得了抑郁症。

  难怪,这也是大多数留英生的苦恼:恶劣天气与糟糕食物。冬季数月不见阳光,一年吃不到几顿好饭。

  最出名的留英生非徐志摩莫属,他1921年赴剑桥。他的《再别康桥》让不少人心醉神迷,也让更多人大呼上当。不过徐情圣滥情的生活方式与表达方式,都是典型法式的,也最让英国人深恶痛绝的。

  最得英国人神韵的是钱锺书。他1935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关于他的机智、刻薄,冯友兰之女宗璞曾作小说《东藏记》挖苦,其中的主人公尤甲仁、姚秋尔夫妇,家住“刻薄巷1号”,“他们以刻薄人取乐,他们这样做时,只是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凌驾于凡人之上,不免飘飘然,而毫不考虑别人的伤害,若对方没有得到信息,还要设法传递过去。射猎必须打中活物才算痛快,只是闭门说说会令趣味大减”。后人考证其即指钱锺书、杨绛夫妇。

  徐、钱尚算人中龙凤,数十年之后,留英生因其门槛低(不用再学第二门语言)、学制短(本科三年、硕士一年)、收费贵(适合炫富)而成为官二代富二代乐园。

  如今,中国大陆学生已逐渐成为英国除欧盟外第二大留学群体。20世纪90年代初,全英的中国大陆学生不过两三千人。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学生剧增,2003—2004年,在英高校注册的中国学生已增至4.5万人。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估计,若把研究生、本科生、语言生和中学生等都算在内,目前中国留英在校生总数至少应超过9万人。目前在英国约100所正规大学中,几乎都可看到中国人身影。据英国文化委员会最新预测,未来10年,中国赴英留学人数将保持年均15%的增长率,将继续成为英国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

  不仅如此,中国学生的专业分布也高度集中:据《华商报》统计资料,就读管理专业的中国学生达52%,财经类占23%,其他学科(电子工程、材料等)只占25%。

  关于留英学生最常见的诟病,是总有些人如何如何挥金如土。最新最知名的是薄瓜瓜,据传他因为成绩挂科与行为不检被牛津除名。

艺术家去法国,代表人物:赵无极

  钱锺书离开英国后曾转赴法国,但迅速地厌倦了巴黎。在他看来,巴黎保持了一贯的热热闹闹和乱乱烘烘,也就是那种“美妙的杂乱”(beau desordre)和“浪漫的混乱”(romantische verwirrung),人们在抱怨中享受自由。钱锺书不喜欢法国人的行为方式、说话方式,甚至吃饭时间过长,也让他心烦意乱。

  但艺术家就爱这样的生活。赵无极1948年留学巴黎,自此定居于法国。他曾说过:“我必须说,随着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或许悖谬的是,这种深远本原的归复,应该归功于巴黎。”

  从2000年开始,法国这个文化大国逐渐被更多中国留学生所关注,很大原因是法国留学的经济性。法国国立大学本科每年注册费和保险约为360欧元(约3200元人民币),比内地高校都便宜。

  据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信息,大部分中国留法学生是自费,管理和商业等专业依旧热门,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文学、艺术等文科专业,服装和设计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除了正规学院,不少人到法国修读短期课程:如花半个月修读红酒班,或花一周学做马卡龙。

  但法国文凭最大的问题仍是辨识度不高。最近电视节目《非你莫属》BAC+5风波即为一例。

精分去德国,代表人物是陈寅恪、季羡林

  国学大师陈寅恪13岁起就负笈西学,到过德国、日本、瑞士、法国及美国,其中留学德国时间最长,先后去了两次,共计5年。德国学者特有的对精确性的追求与对彻底性的偏爱,深深地影响了陈寅恪。被这种“德国的影响”影响的还有后继者季羡林。

  德国大学的注册费更便宜,只收取100欧元左右(约900元人民币),廉价的入学费用、先进的科技水平、传统的欧洲文明和高水平的福利政策,是德国最吸引人的优势。从2001年起,中国学生开始形成一个留学德国的小高潮,并在2007年形成一个高峰。据统计,目前生活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总人数在30000人左右。

  但读过德国大学的人都说,学德语难,拿德国学位更难如登天。

  德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学位体制与欧美其他国家迥然不同,学位无学士硕士之分,学生们需要一次性面临五、六年,甚至更长的学习时间,淘汰率非常高;德国大学里更没有年级和班级概念,只有学期数和专业区分。学校开放所有课程,学生需要自己安排学习进度。只要完成专业内的必修课程和规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及实验、实习、报告、论文等内容就可毕业。

  更令中国学生崩溃的是,德国大学连课本都没有。教授往往只提供自编讲义或提纲,有些课程甚至只有教授板书作为一手资料。习惯了“填鸭式”被动教学的中国学生,其手足无措,可想而知。

  难怪有人感叹,要么神经病才去德国读书,要么去德国读成了精神病。

吃货都去意大利。

  虽然贝卢斯科尼很不靠谱,意大利政府又濒临破产,但意大利政府至今都把教育作为非营利产业,政府对所有学生统一全免学费,留学意大利的花费仅为去英、美、澳、加等国费用的1/3左右。

  意大利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其他学校在欧洲也属一流水平。2005年7月,意大利与中国教育部签订协议互相承认学历,之后越来越多中国人来到意大利。意大利本科学制3年,硕士2年,博士生为3年或更长。意大利排名较靠前专业包括设计类、建筑类、美学和音乐类专业等。另一个好消息是,去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很少被拒签。

  另一个吸引中国人的好处是意大利无处不在的美食。大自然赐予的物产如此丰富,以至于在意大利你很难吃到一顿差劲的饭菜。多少世纪以来,意大利厨师已懂得不要太“改善”食物。只要给意大利人一些新鲜橄榄油,一只鲜柠檬,一篮子番茄,一点大蒜、胡椒,几片罗勒,以及一块巴尔马干酪,他们就能做出使你久久难忘的可口面点。

  难怪连法国人都说,食在意大利。

附庸风雅者都爱去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除了伦敦的圣马丁之外,附庸风雅者们还有一个选择,去安特卫普。

  这离不开以下这六位世纪80年代初在欧洲时尚界崛起的六位比利时设计师:安·迪穆拉米斯特(Ann Demeulemeester)、Walter van Beirendonck、Dirk van Saene、德赖斯·范诺顿(Dries Van Noten) 、Dirk Bikkembergs和Marina Yee,他们都毕业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故称“安特卫普六君子” 。

  你可能想象不到,画家梵高也是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校友。

  尤其是该校时尚部门,每年招收150名新生,却只有平均不到6名学生能撑完四年顺利毕业。从布料、剪裁、缝纫到设计,学生必须自己摸索决定探索方向,第一年任务是做出一件裙子。第二年钻研历史服饰,从制作布料到成品复制出不同时代的服饰。第三年则以民族服饰为主题,但除了复制外,学生也必须从中发展出一套时装设计。第四年则主要专注于设计与毕业作品创作。

  安特卫普人讲荷兰语,但课程多用英语授课。学费每年约20万元人民币,再加生活费,每年费用不能少于50万。

  否则,堂堂安特卫普艺术学院学生,穿着设计师服饰去端盘子,也太煞风景了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