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香港] 家长们看上香港国际学校什么了孩子都在学什么

走进香港国际学校的一堂中学英语写作课堂,这是针对Grade10(基本等同国内的高一)学生的英文写作课,孩子需要尝试写作的主题是#dystopian#,翻译过来是“反面乌托邦”,反面乌托邦来自于希腊语δυσ-andτόπος,是乌托邦的反义词,指的是不良的令人恐惧的社会或社群。坦白讲,这个写作主题对我这个修过英文写作的人来说,都并不容易,因为这并不是为我所熟悉的话题,那么孩子们笔下的反面乌托邦是什么样子的呢?
离我最近的这一桌,一个台湾女孩手捧着脸颊,认真地和一个印度男孩在讨论如何从金正恩和川普之间关系,女孩说:”看,新闻报道说金正恩和川普是好兄弟!”,印度男孩接着说:“恩!那....也许他们会结成一个联盟”。“是的,但是他们会做一些什么……?”
为什么写作课孩子讨论的是这样的主题?它要求孩子放眼世界,并且用另一个特别的角度来看待思考全球性问题,孩子被赋予权利用纸笔重新塑造一个世界。培养孩子世界公民的意识。思考全球村未来的责任,不是从大学才开始,从国际学校的小学中学的课堂上面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讨论中涉及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人工智能的争议性,美国校园里的枪击案件等等,这些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议题,也是全球的议题。
如果我们翻开香港针对东南亚少数裔的小学语文课本,也会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到中学阶段,则会让孩子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世界公民的“意识”,绝不等同“知道”这些国际时事。“意识”的潜台词,是这些某种程度上会对你的行动产生影响。其实全球化一点也不抽象,它和每个人生活所做的决定有关。在泰国旅游时看到随处可见的海报都在呼吁保护大象,孩子便知道拒绝购买象牙制品;在香港海洋公园看过鲨鱼馆内的教育片,便知道保护鲨鱼从拒绝鱼翅开始。
全球化,它不仅仅是经济贸易层面的全球商品贸易,还有更多社会环境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公民,思考的应该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的掠夺,或者是把廉价的快速消费品倾销到发展中国家,而应该是如何在一个全球性的社区里面,如何共同解决一些世界性问题,才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全球化进程中,每个国家,每个公民都无法独善其身。雾霾不仅仅是北京的个别现象,世界其他国家例如韩国也都有严重的雾霾。雾霾来了,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它赶走到其他地方,而是因为雾霾本身并未消失,随着大气流动,哪一天又吹了回来。我们无法在一个已经被污染影响的世界,只保证自己头顶上的那一片蓝天。

如果您正好想让孩子转学到香港,或已经在港念书,但想插班到其他学校,却头疼于不知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那您可以考虑寻求我们亿米国际服务社的帮助。申请香港学校,亿米国际服务社可以帮助您:申请表填写技巧+简历包装+面试培训+英语辅导+粤语辅导+香港中小学优化配置等,让您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申请成功率!亿米国际服务社欧阳老师18823407981(或搜索hkgangbao)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