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变“雪碧”,白纸上面变黑字,魔棒点灯,魔棍下的猴变蛇,奇怪的节目单,当我们上课时给学生提到这些时,学生有什么样的反应?是好奇的问,还是自己开始思考原理?化学其实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借助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以前的实验教学,基本过程大多是教师按实验要求准备好实验需要的仪器和试剂,学生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上课时,教师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详细地写在黑板上,先由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理解的不透彻,在题型中不能做到举一返三,熟练针对题型变式分析。新的中考形势灵活度很高,考察实验原理变式越来越明显,分值占比逐渐变大,而且对高中化学学习打底很重要。那么我们怎么展开教学呢? 一、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 我们常常在说创新,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
疑、钻研、讨论、联想等)和教师的教(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着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 二、重点考点和拓展脉络梳理 首先讲解基础知识,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原理,理解教材,同时鼓励学生敢于揭示教材内在的矛盾。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矛盾,从面达到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注意课堂教学紧扣主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维导向重点,使课堂训练到位,有相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同时注重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环环相连,使整个教学过程严谨细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剖析透彻。 三、抽象具体化 有的化学概念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创新教学,使概念具体化。如分子的定义,让学生拿出一张废纸,尽力将它撕碎,只到不能再撕为止。那么“当纸被撕得足够小时,我们还能看见吗?”。引导学生回答 “不能”从而得出分子是种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可以继续追问 “那么把这些足够小的碎片按原来的次序拼在一起,它还能构成纸吗”,引导学生说“能的”得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再进一步设问:“如果我把这张纸烧掉,纸变成什么了,构成纸的分子变了吗,为什么纸灰与纸的化学性质不同,反过来,如果分子不同它们所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会相同吗?“像这样通过层层铺垫、诱导,学生便很容易地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四、课堂实例 二氧化碳这个小东西,性质多,实验多,那么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法》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验满和收集方法“为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 第一步,制取二氧化碳原料的选择。该内容的教学通常是用锥形瓶或试管分别来做演示实验,这种方法相互对比不明显,那怎么做好呢?找两组对比实验,一组是先用三只培养皿,分别加入碳酸钠、碳酸钙和硫酸钙,然后各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另一组是取两只培养皿先放入适量的碳酸钙,在分别加入稀盐酸和浓盐酸。让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后进行总结。由于实验现象对比明显,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为什么选择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原因。 第二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适用范围。如果只让学生掌握简单装置而不进行对比则教学深度不够。引导学生可以在不断设问的同时,演示直接用锥形瓶、单孔塞、玻璃导管组成的简单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然后把单孔塞换成双孔塞,添加长颈漏斗,并分析长颈漏斗,插入位置的正确与错误,从而组成可以加酸液的简单装置;再在长颈漏斗下端,增添有孔塑料隔片及弹簧夹,并演示弹簧夹夹住,松开橡皮管时的变化情况而组成简易气体发生器。按照学生的观察及思维顺序,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了简单装置、简易气体发生器的设计,从而掌握使用原理。之后结束了吗,还没有,还要提供几套装置让学生对比每套装置的优劣,最后总结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由简到繁的顺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第三步,二氧化碳的验满和收集。采用对比和讨论的方法,列出两种检验方法,一种火柴伸入集气瓶内,一种火柴平放在集气瓶口让学生对比并得出正确的方法。收集方法,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弄清其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兴趣也是责任压出来的。兴趣需要坚持,需要学精,只有精一些,才会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逐步的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课程的创新者,调研者,以热情和认真的态度讲行教学,需要我们共同精进。 想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生活的咨询,请关注”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小学一对一“网站和公众号”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1对1“,更多精彩等您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