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大家已经适应了紧张而忙碌的高三拼搏生活,同时在知识掌握、体系构建和解题方法以及解题经验方面都有了一定量的积累。现在,我们是时候来做一下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以促进质的飞跃了!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的提升和进步,因此,总结中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厘清我们的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措施。总结的内容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知识方面和方法方面的,还有时间分配方面等等。总结要也有方法有高度,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强化模块意识和模型意识。 首先,在学习和总结中要强化模块意识和整体意识。 所谓模块意识就是整本书的知识架构,每本书的内容可以打破章节限制,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一本书的内容重新梳理构建模块大模型。也就是要强化模块整体意识,整体意识是学生们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特别需要强化的。比如经济生活可以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大常规主体的角度,重新梳理课本内容。在高考中经常以某一个主体为切入点进行考查,比如2016年北京卷38(1)。在高考中也可以从三大主体分别进行措施和意义的考查,比如2010年北京卷38(2)和2020北京市高考适应性考试的20题(1)。 因此,强化模块整体模型意识,从整体入手熟练掌握模块知识才能灵活运用,在解题中做到角度全面,语言精准凝练。进行模块综合梳理,构建模块综合框架体系意义重大。建议《经济生活》以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大角度梳理总结全书内容;《政治生活》以我国国家性质为核心,从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总结;《文化生活》从文化作用和文化措施等角度,结合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等知识进行总结;《生活与哲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进行梳理总结。 另外,在解题过程中忽略整体意识容易陷到到以偏概全的陷阱选项中,因此要不断强化学习和解题过程中的整体意识。 其次,在学习和总结中要强化知识模型意识和模型解题意识。 所谓知识模型就是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经常在一道题中出现,我们要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模型。比如,《经济生活》中个人主体模型包括消费、生产、投资和纳税者等方面;《政治生活》政府模型包括政府性质、地位、宗旨、职能、权力的行使等方面。《生活与哲学》中创新相关的知识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中都有涉及。然后再按照知识模型归类整理典型高考真题和经典模拟试题,同一知识模型整理几道试题,分析设问方式和标答条理和语言,积累解题经验和专业术语。 所谓的模型解题意识就是分析和解答试题要结合相关知识模型和材料信息,多角度答题,防止答题角度的缺失。 最后,在学习和总结中要注意解题模型的总结。 所谓解题模型总结也可以说是题型解题方法和套路总结。按照不同题型归类总结,比如选择题中常考易错的“坐标系类”选择题,看似很难,实际上掌握了“两步解题法”的基本步骤,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再比如问答题中大家失分较多的“谈认识、谈评价类”和“写小文类”以及“开放型试题也是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基本套路入手分析做到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的。因此,建议按照不同题型分类总结常考易错题的解题方法和套路,选择题可以先总结”坐标系类“、”推导类“”组合类“”新信息类“,问答题可以先总结措施意义类、信息类、评价类、开放性试题等,其他的类型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整理。 一般常考易错试题对方法、技巧和经验,以及知识灵活运用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不断地强化练习,解析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应对这类试题的能力和经验,做到解答起来得心应手。 大量的练习和长时间的学习中,一定要有定期总结,而且要形成文字。通过知识模型的总结,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和模型,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通过对解题模型的总结,不断总结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同时积累关键词、学科专业术语和解题经验。每次大考前都可以再次回顾,温故知新,一直到高考这都是我们的一笔财富。 高考对孩子自身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考命题是生活问题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导向,四大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不可或缺。高考中政治题目信息量和灵活性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力要求的提高和考试难度的增加。因此,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找准方法,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学习中要不断的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大量的知识、试题和方法等方面的量的积累,通过不断地总结深化,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想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生活的咨询,请关注”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小学一对一“网站和公众号”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1对1“,更多精彩等您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