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来自五湖四海,评价褒贬不一, 但都是凡人。 归国后,同样面对就业难的问题。 生存,没办法,只能就业。
近日,领英(LinkedIn)在北京举行“2018全球化人才战略论坛暨领英《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发布会”,探讨海归人才趋势及人才全球化战略新思路。 当前,全球商业竞争版图正在发生巨变,而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已经初露峥嵘,甚至具备弯道超车的机会。这样的历史机遇也加速了中国企业“出海抢人”的步伐。 而国内的行业和经济蓬勃的发展势头也成为越来越多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重要原因。据教育部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11.19%,达到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22.74万,同比增长14.90%。
人才归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2011至2017年,人才归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至29岁的年轻人仍然是海归人才的主力军,但这部分人群占海归人才总体的比率已经从2013年的79.7%下降到2017年的52.2%。与此同时,30至40岁海归的占比从2013年的16.5%激增至2017年的30.6%。 特别是从2015年以来,30至40岁的成熟职场人才回国比例有极为明显的攀升。这一群体多在海外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阅历,对海内外的职场文化也有着充足的认知和理解。他们回国后多担任企业的高级职位,负责重要业务。 实际海外归国人员中,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也以加总超过75%的占比遥遥领先。
低龄留学,大龄回国,或许这是两股浪潮。 此起彼伏,此消彼长。
新一线城市磁力增强
北上广深仍然是海归人才就业的首选城市,尤其是成熟的经济氛围和便利的政策。不过上海和北京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而以杭州和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逐年上升。 中西部地区中,成都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近年来迅速发展,对海归的吸引力最大,甚至超越了一些沿海城市。 人才分布情况和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契合,这些较发达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更高,大型企业、跨国企业数量较多,对海归的需求量大,就业机会自然比较丰富,从而吸引着归国人才前去寻找工作机会。
高科技行业逐步超越传统制造业
一个是所意向从事的行业,一个是所学的专业。专业与行业,对比着看,更能看出海归的特点。 从2011年到2017年,拥有工商管理专业学历的人才数量几乎没有变化,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归国留学生数量则增长了两倍多!这或许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的高科技互联网行业正在对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逐年趋势表明,高科技行业逐渐超越并取代了制造业第二名的地位,制造行业的吸引力有所下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领域,对人才需求量有增无减,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是有增无减,科技企业走出国门征才的消息屡见报端。 在选择就职公司时,海归人才对大中型民营企业的兴趣正迅速增长,创业型企业产生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也催生了大批创业型企业,大批创业型企业对海外人才的影响力也正在增强,有50%受访者表示愿意前去工作。
职级分布对比及薪资变化水平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初级人员中,海归所占的比例低于平均值的,而做到经理或总监的比例超过4成。也就是说,海归在职场的竞争力还是很大的。在BOSS眼中,他们的优势很大。 领英数据表明,有近80%的海归人才在回国后薪酬增长,且其中增长在20%以上的人数占比超过了一半。可见涨薪幅度相当可观,但是可观也不一定能够适应国内的职场环境。
海归求职与适应普遍存在障碍
对国内职场环境不适应 海归回国寻求工作机会,实质上是将自身技能、视野、思维等进行本地化的过程,中国职场特殊的环境和文化对海外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就国内职场环境优势而言,排名前三的因素为“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上升通道”,“行业发展蓬勃,机会大”,“国际政策支持,前景好”,国内职场环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海归们的预期。 但同时,“办公室政治复杂“、“同事素质层次不齐”、“软硬件环境欠佳和福利不完善”等依然是是海归职场体验下降的主要因素。其中,办公室政治复杂,高居第一,勾心斗角,确实可怕。这也说明虽然国内职场环境在改变,但仍存在管理和办公环境的混乱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还很大。
缺乏丰富的人脉资源 在海外华人谈到回国求职面临的挑战时,缺少职场人脉是他们最大的顾虑。缺少人脉,找不到合适的职位,会让海归的潜力价值大打折扣。 而且,人脉资源的欠缺不仅会影响那些从未在中国生活过的人(62%),也同样对有过中国生活经历的人(50%)的求职造成影响。
缺乏对工作环境的了解 40%的受访者表示“缺少对工作环境的了解”会对其在中国求职造成困扰,这一点在中文水平欠缺以及没有中国生活经历的群体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在中国,对职场人士申请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就是“不知道在这家公司工作的真正体验如何”,所占比例达到41%,在所有因素中排名第一。而工作体验则正是工作环境和公司文化的具体表现,对于海外人才来说同样也是他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缺少更多高素质平台与国内机会相连接 所有受访者中69%会使用全球化的平台,例如领英来搜索中国的职业机会,相比之下中国国内的招聘网站(22.8%)、社会招聘活动(25%)以及企业官网(30.9%)采用率较低。
海归,其实,也很不容易。
原创:Jasmine UKuni英国大学免费申请 QQ212897060 (数据来源领英2018《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人民网、凤凰网、教育部留学数据等) |